9月8日-12日,中国国际家居展览会和中国(上海)国际家居览会在上海举行,值得一提的是,浦东(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虹桥(世博展览馆)两地双展,刷新了参观人流的记录。
记者在浦东馆采访了荣麟总裁戚麟,他就企业的展品情况、今年的家居市场环境及对同城双展的做法,谈了自己的看法。
谈到当前颇为流行的“定制化”趋势,戚麟认为“客户的要求,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感觉”,他表示,消费者并不是专业的人,有可能无法描绘自己的真实需求,而需要专业地给以分析。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无边或无度定制,对双方都是和成本的一场消耗。”戚麟告诉记者,设计本身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消费者去描绘、口述一个东西,等把它做出来后才发现原来不是真正想要的。
“定向定制,是让客户看到他能选择的多种可能,你最后能呈现出的是跟他看到一样的结果,就不会完全没有概念。”据戚麟介绍,荣麟将一款产品从上百种变化中优先删选出几种设计,再让消费者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这样做一个是专业度可以,第二确实能更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沉静下来做内功
近几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导致上游产业萧条、出口限制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家居行业的发展增速明显放缓。
在荣麟的周围,转行或倒闭的同行企业不在少数,“我的朋友里也有越做越艰难的,准备转行做别的,转型、转让、转移(环保压力外迁)是目前最主流的三转。”
但他介绍,荣麟面对的问题还比较单纯,“因为我们做差异化、原创,我们的市场认可度正在攀升的过程中,这个行业原来没有设计,现在对设计越来越关注。”但是他转而提到,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增速是放缓了,“我个人认为,挺好的,有这个机会,荣麟可以去审视自己。前几年发展速度太快,我们都没有办法去梳理思路,现在可以沉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去做内功。”
同城双展更聚合人流
戚麟介绍,相比浦东馆,在虹桥馆单纯摆了几件设计展作品,商业目的不是很强,侧重与设计师的交流。
对于本届家居展览会开启同城双展,戚麟认为利大于弊。“首先,让更多人流的注意力关注在上海馆的影响力上。第二,聚客能力比单一展馆更强;第三,两边展览,在服务上、和安排上会有一个竞争,对参展商和观众有很多受益,当然也面临着选择,两边费用和成本会比较高,这要看各个企业的想法。”
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两家展馆之间必然会形成自然的分流和定位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