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先机,是我国现阶段倡导的高质量发展的应有内涵。
未来陶瓷产业的发展必定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为驱动,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形成陶瓷行业发展新动能、壮大陶瓷行业新的增长点。但科技创新发展陶瓷产业,一定要多维度统筹谋划,不断打造陶瓷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但与之相伴的是,资源环境约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土地集约化要求不断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项生产要素收紧的情况下,劳动成本、土地成本的优势逐步丧失。
同时,随着国家“3060”双碳目标越来越近,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这些原本是我国传统行业发展的优势要素持续减弱,传统产业的动能减缓、发展速度趋缓。陶瓷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减弱。因此,在谋划陶瓷产业未来发展时,应当提早布局,以便抢占行业发展先机。
笔者认为,在谋划陶瓷产业发展时,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加强对陶瓷产业的引导,强化产业的顶层设计,完善产业布局。陶瓷产业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是构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内容之一。陶瓷行业的发展首先应符合国家有关行业标准,通过国家层面的引导,使陶瓷行业朝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陶瓷产品的市场应用已非常广泛,从最初的单纯装修演进到现在的美化、实用。每一次的革新,都需要产业政策的加持。因此,在陶瓷产业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政策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第二,加快推动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数字化与陶瓷行业的深度融合。陶瓷行业在受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限制的情况下,应当着眼抓好创新发展。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不断发展,为陶瓷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数字化转型就是要通过大数据为核心要素的驱动实现创新模式的变革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陶瓷行业的驱动要素的变化,要求我们充分合理适应新的变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驱动要素变革相应的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当陶瓷产业失去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成本的优势时,一定要主动适应资源配置变革,把新的资源配置方式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因为,只有当这两种变革作用于陶瓷产业全流程、全环节时,才能引发陶瓷产业发展模式的深刻变化。
此外,陶瓷行业还具有产业链条长、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可以产生很强的发展带动作用、扩散效应、跃迁效应。陶瓷产业发展得好,还可以带动上、下游行业的发展。
第三,提升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保障陶瓷行业创新要素供给。陶瓷产业的未来发展对土地、劳动力等依赖将会更加减弱,更多的是依靠数据、技术、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
佛山是我国的陶瓷制造业大市、强市。近年来,佛山的陶瓷行业通过不断的产业创新,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这些行业的创新往往是通过企业自主自觉地完成,政策的引导、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吸引更多的创新要素,形成能够吸引大量陶瓷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创新要素的集中地,以便更好地发挥创新要素对陶瓷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激发陶瓷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为佛山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佛山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的多项政策的作用,形成佛山陶瓷产业的政策优势,完善陶瓷产业的产业结构,引导陶瓷产业建立系统、完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另一方面,要建立吸引陶瓷产业高端技术人才的制度优势,吸引和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要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生态体系的体制机制;同时注重金融资本与陶瓷产业融合创新,积极引导各方资金多渠道支持陶瓷产业的发展。
第四,打造面向未来的陶瓷产业高质量的应用场景,优化陶瓷产品的应用空间和延伸。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是未来陶瓷产业发展的重点,也是陶瓷市场的重要性的体现。任何一项新的产品推向市场,都需要应用在实实在在的场景之中,因此,可以说,陶瓷产品未来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陶瓷企业为消费者打造的应用场景空间有多大。缺乏有效的应用场景的产品,市场的反应必然也是缺乏的。
第五,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打造平台经济高地。新一代信息的发展、互联网的迭代、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陶瓷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以数据为例,数据作为记录客观事物的可识别的符号,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大数据对于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组织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决策者的任何一项决策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而大数据则在这一过程中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其二,大数据对于产品的改进和完善提供观测依据。任何企业需要生产什么产品、推销的产品是否为消费者接受等等,都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可以使企业更加精准地紧贴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通过创新“智能产品+智能服务”的模式,更高层次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三,为打通陶瓷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提供有力支持。新的生产环境下可以通过数据等不同的技术性生产要素,为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笔者认为,再好的产品要推向市场,最终还是需要消费者的认可。而消费者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产品的认知。佛山的很多产品在国内国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佛山陶瓷产品更是拥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在目前国际经济贸易与疫情防控的双重不利因素影响下,要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与潭洲会展中心等线下平台,构筑与生产、生活、生态紧密结合的多维度、可持续的现实场景体系,提供场景级系统解决方案,推动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陶瓷产品的质量高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陶瓷产品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陶瓷产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消失,只会对陶瓷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环境下,陶瓷企业要想获得更长久的发展动力,提前进行总体布局,多维谋划产业发展,产品不断与时俱进,必然是陶瓷企业未来应当重点进行的工作。
作者系佛山市法学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