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4月起,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严苛冷酷的外贸政策,尤其是对于我国实行的针对性的关税政策,不仅影响了全球贸易的正常运转,也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与矛盾,那么在如今激烈的外贸态势中,家居行业的未来和方向在哪里呢,宁波市家居产业协会特整合了部分政策的变化与可能供企业参考的相关行业信息,以期为会员企业拓宽思路,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主要从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的外贸格局与数据陈列到可能存在的转折点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相对翔实的分析与预测,以飨读者。
一、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新框架:从遏制到结构性脱钩
(一)2024—2025年关税升级与规则细化
我们首先整合了2024年与2025年美国对于关税的升级和规则的细化,尤其是对于家居行业中产生的全新的态度和规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更新:
1. 智能家居全面加税:2025年1月起,美国对支持Matter 2.0协议的智能家居设备(含AI语音中控、储能家具)加征25%关税,覆盖中国对美出口智能家居品类的90%(2024年出口额达240亿美元)。
2. 碳关税正式实施:依据《美欧绿色贸易协定》,美国对进口家居产品征收碳边境税(CBAM),中国板式家具(密度板基材)因碳排放强度超标,出口成本增加12%~18%。
3. 数字服务税冲击:亚马逊、Wayfair等平台对中国卖家加征“数字贸易附加费”(3.5%),涉及年销售额超50万美元企业,跨境B2C利润空间再遭挤压。
在三大主流政策的实施与压力下,我们能够看到全新的美国关税政策的逻辑,已经逐渐从遏制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到结构性脱钩的转变,这无疑代表着我国的家居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自主发展和掌握核心优势的阶段,也要求企业拥有更多的创新自主权和核心技术优势。
(二)政策逻辑的深层转变
1. 供应链“去中国化”指标化:美国《2025年安全供应链法案》要求政府采购的家居产品“非中国供应链”占比超60%,迫使宜家、家得宝等巨头加速转移订单。
2. 技术标准封锁:IEEE暂停中国智能家居企业参与Wi-Fi 7标准制定,大疆智能照明系统因协议不兼容被排除出北美市政采购清单。
3. 盟友协同围堵:美加墨协定(USMCA)修订版规定,北美区域价值成分(RVC)计算中“中国原材料权重”不得超过15%,较2023年再降10个百分点。
从以上政策逻辑的转变,我们不难发现,越是需要减低中国成分的比重,越是代表我们单位标准中的价值比重越发重要。
二、2025年中国家居外贸格局:分化加速与韧性重构
我们同时整合了2024年和2025年中国家居外贸的指标数据,从实际数据出发,看待格局的变化,哪部分产生了加速和分化,而哪部分越发强韧,重构了整体产业格局。
1.核心数据对比(2024 vs.2025上半年)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世界贸易组织)
2.结构性分化加剧
北美市场“堡垒化”:中国对美家具出口额跌至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墨西哥凭借USMCA零关税优势,对美出口智能床垫增长320%(敏华墨西哥工厂贡献65%产能)。
新兴市场“去中心化”崛起:
非洲: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建成中国首个海外家居产业城,2025年对非出口组装家具增长213%,本地化率达40%;
中东:沙特NEOM新城项目采购中国模块化家居系统,单笔订单金额达18亿美元;
RCEP区域:印尼雅万高铁沿线新建12个家居展销中心,对印尼出口定制橱柜增长89%。
3.企业生存法则迭代
“技术专利化”生存:海尔智家2025年全球申请智能家居专利超2.1万件,通过专利交叉授权规避美国337调查封锁。
“微全球化”生产网络:林氏木业在土耳其、埃及、巴基斯坦建立“百公里供应链圈”,实现72小时本地化交付。
“碳资产货币化”:曲美家居将内蒙古沙漠治理碳汇(CCER)注入产品碳足迹,对欧出口零碳沙发溢价率突破35%。
从以上内容不难分析出我国家居产业的破局点与发展方向,产业变革与升级逐步深化,纵然丢失了部分欧美国际市场份额,但在第三世界遍地开花,但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把握和控制正在逐步升级,从多个角度突破美国封锁,完成结构化分化和去中心化贸易。
三、2025年关键转折点:技术革命与规则博弈
1.技术变量
AI重构产业逻辑:
设计端:阿里巴巴“通义万相”AI生成式设计平台,将欧美客户需求转化生产效率提升300%;
制造端:格力电器“黑灯工厂”实现智能空调柜机全流程无人化生产,人工成本占比降至3.2%。
新材料突破封锁:万华化学研发生物基MDI(碳足迹降低62%),打破美国Bio-Preferred认证技术壁垒。
2.规则博弈
“中国标准”出海破局:
美的集团主导的智能家居互联标准HCA 2.0获东盟十国采纳,替代Matter协议成为东南亚市场准入条件;
中国牵头制定的《家居产品循环经济国际标准》被77国签署,倒逼欧盟修改EPR法规。
数字货币结算体系:通过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对俄罗斯、阿联酋等国家贸易结算占比升至38%,规避SWIFT制裁风险。
从AI算力的中国化落地实践,DEEPSEEK打破了CHAT GPT的神话,高度解放了智能生产力,到规则的大国博弈和大国品牌的奋力拼搏,我们正在突破重围,家居行业生产力在内部算法革新中逐渐升华。正在逐步走向品牌化,破壁出圈,打破欧美价值垄断。
四、破局路径:在“超级全球化”与“区域联盟”间动态平衡
1.市场策略升维
北美“迂回2.0”:在加拿大温哥华建立“设计-物流双中心”,利用CPTPP原产地规则(加拿大属缔约国)向美国转口高附加值产品。
新兴市场“深度本地化”:
非洲:与当地酋长家族合资建厂(如尼日利亚奥贡州家居产业园),解决土地、劳工纠纷;
中东:推出“斋月特别版”智能家居套装,集成礼拜时间提醒、朝麦加方向指引功能。
中东市场必然会成为国内家居产业向外突破的主要市场,我会也正在开拓行业协会之间的通路,带领更多企业探访中东,获取资源对接机会。
2.技术自主攻坚
开源硬件突围:华为开源鸿蒙智能家居内核,吸引全球3000家企业共建生态,绕开安卓、iOS系统依赖。
半导体国产替代:芯海科技32位MCU芯片(专用于智能窗帘电机)量产,成本较进口型号降低47%。
3.绿色竞争力重塑
“负碳制造”体系:顾家家居徐州工厂通过BECCS(生物能源碳捕获)技术,年封存二氧化碳2.3万吨,获欧盟碳关税全额豁免。
循环经济模式:京东居家推出“家具即服务”(FaaS)订阅制,旧件回收再制造率达91%,打开欧美千亿级市场。
从技术到低碳,家居行业正在重塑平衡,破除超级全球化的空想,从区域联盟中寻求动态平衡与稳定,破局重生。
结语:我们正在破碎化的世界中重建秩序,破除垄断霸权
尽管美国外贸政策步步紧逼,但2025年的中国家居外贸生态,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破局”。纵然美国关税壁垒导致传统市场持续萎缩,但技术自主化(智能家居专利占比达全球42%)、市场多元化(新兴市场贡献率突破60%)、规则主导权(牵头制定19项国际标准)三大引擎正推动行业重构竞争力。
未来三年,家居行业必然经历“三重跃迁”:从成本竞争转向技术定义权竞争,从产品出口转向标准输出,从全球代工转向区域生态构建。唯有将“卡脖子”清单转化为“创新导航图”,方能在全球家居产业百年变局中掌握先机。宁波市家居产业协会将以全局视角,不断对外接触,为更多会员企业点燃火种,树立灯塔,助力家居产业蝶变升级!